折桂令·雨窗寄刘梦鸾赴宴以侑尊云
乔吉〔元代〕
妒韶华风雨潇潇,管月犯南箕,嘴漏天瓢。湿金缕莺裳,红膏燕嘴,黄粉蜂腰。梨花梦龙绡泪今春瘦了,海棠魂羯鼓声昨夜惊着。极目江皋,锦涩行云,香暗归潮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老天妒嫉人世韶华才洒下潇潇风雨,星宿们相互争斗闹得大雨像瓢泼盆倾,这大雨可否淋湿了你饰着金饰的舞衣?想着你红艳迷人的小嘴,黄粉蜂一般的细腰,想着你离别时鲛人般的泪珠如梨花带雨。你离开我让我身体憔悴消瘦,风雨打海棠声声如战鼓让我难以入睡,极目远望江畔小路,行云重重可否阻碍你回来?你满身香气可否也被雨水冲淡?
注释
侑尊:劝酒,陪侍。云:语助词。
韶华:美好时光。
南箕:箕星,二十八宿之一。月到此处,天多风雨。
水漏天瓢:喻雨水如瓢泼从天而下。
金缕莺裳:指用金线织的舞衣。
龙绡:即鲛绡。
创作背景
这首小令是作者在一个雨天望着窗外,想念在远方的恋人,想起初见她是在一个她冒雨赴宴的酒席上,因作曲寄赠。诗词标题中的“寄”是指这诗词是赠送给远方的人,要通过书信寄过去的。刘梦鸾当是曾与作者有过较密切交往的一名歌妓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陈鹏 闫丽红·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·武汉:崇文书局,2020
赏析
此曲开头气势不凡,想象奇特,以上天的嫉妒和星宿的争斗来衬托刘梦鸾美貌绝伦,足以惊动天地神衹,作者自是被她的美所震惊。“韶华”,美好的年华,指青春时期。“南箕”,即箕星,二十八宿之一,形状像簸箕。《诗经·小雅·大东》:“维南有箕,不可以簸扬。”月到此处,天多风雨。“水漏天瓢”,比喻雨水如瓢泼般从天而下。前三句意思是:老天嫉炉她的青春美貌,故意在她出门时洒下潇潇风雨,月星和箕星争斗闹得大雨像瓢泼盆倾。接下来用“赋”的手法,借用莺裳、燕嘴、蜂腰等动物的显著特征对她的舞衣、嘴、腰进行描写:穿有金线的舞衣,红艳迷人的小嘴,黄粉蜂一般的细腰。“湿”点明是冒雨赴宴,透露出作者对她的怜爱。金红、黄三色色彩
简析
此曲以奇特想象描绘刘梦鸾美貌绝伦,引发天地变动。曲中通过回忆恋人刘梦鸾的外貌和衣妆,想象恋人在远方的生活状态,表达了对恋人的思念,最后回归眼前,以行云归潮喻阻隔。全曲用典贴切、想象奇特,充满对恋人的爱慕、爱怜与思念之情,层次清晰,情感深挚。
乔吉
乔吉(约1280~1345),字梦符,号笙鹤翁,又号惺惺道人。太原(今属山西)人,元代杂剧家,他一生怀才不遇,倾其精力创作散曲、杂剧。他的杂剧作品,见于《元曲选》、《古名家杂剧》、《柳枝集》等集中。散曲作品据《全元散曲》所辑存小令200余首,套曲11首。散曲集今有抄本《文湖州集词》1卷,李开先辑《乔梦符小令》1卷,及任讷《散曲丛刊》本《梦符散曲》。 87篇诗文 133条名句
楚天遥过清江引·有意送春归
薛昂夫〔元代〕
有意送春归,无计留春住。明年又着来,何似休归去。桃花也解愁,点点飘红玉。目断楚天遥,不见春归路。
春若有情春更苦,暗里韶光度。夕阳山外山,春水渡傍渡,不知那答儿是春住处?
蝶恋花·春江暖涨桃花水
顾德辉〔元代〕
陈浩然招游观音山,宴张氏楼。徐姬楚兰佐酒,以琵琶度曲。郯云台为之心醉。口占戏之。
春江暖涨桃花水。画舫珠帘,载酒东风里。四面青山青似洗,白云不断山中起。
过眼韶华浑有几。玉手佳人,笑把琵琶理。枉杀云台标内史,断肠只合江州死。